妙正缘明 发表于 2010-11-29 13:05:55

心可转境

有这样一则故事: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,战后去拜访同窗的难友。
他问难友:“你原谅那些残暴的家伙了吗?”
难友说:“早已原谅他们了。”
这个人说:“可是,我一点也没有原谅他们!是他们害得我家破人亡,也是他们百般折磨我。”边说边咬牙切齿。
难友听完后,静静的说:“以你现在的心态,他们仍然监禁着你,你也并没有出狱啊。”
事有机缘,读罢这则故事,接着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情节:
一位皇妃被打入冷宫,皇帝派一位有道的和尚去说服她“遁入空门”。
和尚问皇妃:“你恨眼前的这道软禁你的栅栏吗?”
皇妃言道:“不但不恨,相反我很感激这道栅栏。由于有了这道栅栏,我远离了皇宫的阴险,可以不受装腔作势的规矩的束缚,想哭就哭,想笑就笑,不用违心说话,不用天天伴君如虎。是这道栅栏给了我很多的自由。”
和尚由此很钦佩这位皇妃的悟性。
监狱与栅栏,是可以阻挡人身自由的,可再坚固与高大的监狱、栅栏,也阻挡不了心灵的自由。
面对同样的遭遇,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?以什么样的感知去体悟?所产生的结局,是有所不同的。
快乐豁达的心态,即便铁门重重,也关不住自由的心灵;
嗔恨狭隘的心灵,即便天地驰骋,也感觉不出自由的空间。
出狱后为什么还照样被敌人监禁着?因为心中还念念不忘过去的伤痛,那种恨使人久久不能停息,身体虽获自由,心灵依旧被困“监牢”,不得解脱。
生活中的磨难,是我们心灵的监牢。如何打开“牢笼”?只在转念之间,想想人的一生,不就是在不断的磨难中磨砺自己,从不断的磨砺中体现出人性中的光辉吗?
假如真有一帆风顺的人生,那是很难有机会去审视自己心灵的,更难有机会去品尝战胜自己的快乐,在平庸中,无所得、无所悟,便无所事、无所为。
被打入冷宫是不幸的,但那道栅栏阻挡只是人身是自由,同时,也阻挡了宫廷的险恶与悲凉。
荣华的背后,是多少无奈的泪水;
富贵的背后,是多少清宫冷月;
阿谀的背后,是多少口蜜腹剑;
奉承的背后,是多少羁绊枷锁。
正是一道栅栏,辟出一块难得的自由天地,在这方天地里,找到了“自我”。
生活中被冷遇的时候,实在是太多太多,从幼儿园到步入社会,我们无法每时每刻都是“焦点”人物,当我们被遗忘、被冷落、被贬低、被看轻是时候,我们怎样去跨越心中的“栅栏”?
其实,“冷遇”就如同游子归家一样,可以获得片刻的歇息,得到心灵的浆养,回顾一下过去的漂泊苦斗,总结一下过去的得失利弊,权衡一下“到底是为了什么”?
心灵只有安于“家”里,才会好好反省自己,从反省中不断感悟人生的真谛,我们也许失掉些许的利益,可我们却得到了心灵的净化。
在冷宫中挣扎是徒劳的,不会打动人心;在冷遇中叹息是无益的,不会改变境遇。
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消极的环境,才会获得心灵的解脱,解脱后的心灵,才可以自由自在,不但可以超越眼前的“樊笼”,更能超越的是自我。
人生似月亮,乌云总要去设法遮挡;反省似清风,可以吹散乌云,重现月光。
执著恨,就被恨所累;执著栅栏,就被被栅栏禁闭。
何妨“放下”试试?病虽然严重但让我们从中看到了真实的人生!

菡萏尘雾 发表于 2010-11-30 14:45:35

“心灵只有安于‘家’里,才会好好反省自己,从反省中不断感悟人生的真谛,我们也许失掉些许的利益,可我们却得到了心灵的净化。”正是我们的心理写照,谢谢妙正缘明!

62269929 发表于 2014-1-21 13:12:56

{:handshake:}特别好的分享

lactonicicdara 发表于 2014-1-21 13:13:24

{:soso_e160:}谢谢。

3352882 发表于 2015-3-22 16:14:49

我们要明心见信,感悟人生,看破放下

≧亚亚≦ 发表于 2015-3-22 16:17:26

{:smile:}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心可转境